2013年2月20日,是鄭娟一家歡天喜地、喜笑顏開的日子,也是ICU全體醫(yī)護人員長長舒了一口氣而又心懷不舍的日子-----因為有一個特殊的小生命在這兒足足呆了二十幾天,歷經了他人生的生死考驗,今天終于可以脫離監(jiān)護轉入病房了。
事情還要從頭說起……
1月13日,宏力醫(yī)院新生兒重癥監(jiān)護室里急診收入一個出生不足2天的孩子,患兒面色青紫,全身發(fā)紺,呼吸急促,哭聲微弱……憑著豐富的經驗和對職業(yè)的敏感性,張國憲主任斷定患兒一定是復雜先心病,吸氧、保暖、改善循環(huán)等處理后,患兒經檢查確診是“先天性心臟病完全型肺靜脈異位引流(心上型),這是一種罕見而復雜的重癥先天性心臟病,其發(fā)病率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%左右,由于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嚴重缺氧患兒出生后1-3個月的死亡率超過60%。張國憲主任立即請心外科徐向明副院長會診,徐向明副院長告之患兒家屬手術治療是孩子生存的唯一辦法,必須盡快手術。但患兒病情重、體重輕(3Kg)、出生時間短各臟器發(fā)育不完善,這將使手術的難度和風險大大提高(這種先心病手術死亡率大于20%)。
為了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,徐院長組織心外科、麻醉科、手術室、體外循環(huán)、ICU聯(lián)合術前討論,確定手術方案、明確術前、術中、術后的處理過程中的要點。1月26日,患兒出生后的第13天進行了手術治療。在整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,手術順利完成。
患兒順利闖過了手術關,但術后的循環(huán)關、呼吸關、營養(yǎng)關、感染關、代謝關等關關都是對患兒生命的考驗,同樣也是擺在ICU團隊面前的挑戰(zhàn),患兒病情復雜,體重輕,手術創(chuàng)傷打擊大,加上此類疾病患兒左心發(fā)育差術后極易并發(fā)左心衰竭和肺高壓危象。術后左心功能的維護和液體的管理是重中之重,監(jiān)護室的護士們?yōu)榱藴蚀_管理好液體的出入量,甚至連抽血氣分析的0.1ml的肝素鹽水都要計算入出入量里面。心臟外科手術病人的病情特點就是瞬息萬變,何況如此復雜的病情和如此幼小的生命呢,果然不出所料術后幾個小時患兒還比較平穩(wěn),到凌晨1點多時,患兒尿量逐漸減少以至無尿,血壓下降,各項生命體征不穩(wěn)定,值班醫(yī)生馬上匯報徐向明副院長,他不顧一天手術的疲勞,立即又趕到ICU查看患兒,并馬上診斷患兒并發(fā)了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,他明白治療這種并發(fā)癥比手術還要難,患兒生命危在旦夕。
徐向明副院長神情嚴肅地果斷要求“立即腹膜透析”。穿刺、置管、輸入透析液、引出透析液……如此反復,徐向明副院長、心外科醫(yī)生、ICU醫(yī)生護士忙碌在患兒的床旁直至天亮,而原本做了一天手術、身心疲倦的徐向明副院長就這樣守護了一天一夜。與此同時,他遠在家鄉(xiāng)的八十多歲的母親因重癥肺炎并發(fā)呼吸衰竭已經住進了ICU,他卻沒有回去……
此后的幾日里心外科的醫(yī)生幾乎日夜守護在患兒床旁,ICU的醫(yī)生、護士更是一刻也不敢怠慢,保暖、鎮(zhèn)靜、強心、利尿、液體管理、腹膜透析、呼吸機輔助呼吸、吸痰、體療、臀部護理等等,患兒躺在3平米見方的新生兒保溫臺上,護士一天不知圍著他轉多少圈,一個班下來累得都坐下站不起來,讓她們累得不僅是身體還有時刻繃緊弦的精神,患兒病情危重,隨時會有病情變化,無論是操作還是病情觀察,都需要做到精細無誤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患兒的病情逐漸好轉,為了更好地做好每一個細節(jié),爭取早日順利脫機拔管,每日ICU、心外科共同制定患兒治療護理方案,并請NICU張國憲主任、徐帥護士長多次會診指導,心外科文淑娟行政主任更是幾乎每天都會去看護此患兒,終于患兒一天天好起來,尿量逐漸多了,生命體征平穩(wěn)了,可以每2-4小時鼻飼幾毫升奶粉了,在術后十天后患兒順利拔管,給予無創(chuàng)機械通氣輔助維持呼吸。3周后,伴隨著春節(jié)開心的的鑼鼓聲、鞭炮聲,患兒各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由ICU順利轉入心外科病房。并于10天后順利康復出院。
回顧春節(jié)期間,眾多危重病人的救治過程中,最讓我們由衷欣喜地就是這個我們全“家”人為之付出情感和精力的小生命,回想徐向明副院長不顧母親病危為患兒手術日夜守護、想起ICU醫(yī)護24小時的守護、想起心外科、NICU、手術室、麻醉科、體外循環(huán)等醫(yī)護團隊協(xié)作的治療過程。不禁感慨——厚德精醫(yī)、團隊醫(yī)療讓患兒的生命如此頑強。